省级非遗花茂土陶第四代传承人母先才正在快速转动的电动拉坯机前忙碌着。(吴有康摄)
7月3日正午的花茂村,在阳光下,格外明媚。走进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母氏陶艺馆”,省级非遗花茂土陶第四代传承人母先才正在快速转动的电动拉坯机前忙碌着,随着他手部动作的变化,转盘上泥块的形状也一点点地变化,短短几分钟时间,一个精致的茶具初坯制作成型。
一旁的展示架上,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一些图案和装饰既精美又富有艺术感。母先才说,这些土陶制品多数是他同前来研学的学生联合创作的。截至目前,已有50多所学校同他达成协议,定期前来研学。
(资料图)
在陶艺馆另一侧,三台电窑正在运转。一般来说,拉坯成型后的土陶制品在晾干、上釉后,要将制品送入窑内进行烧制。
陶艺馆体验区,两名学生排坐着捏制手中的土陶,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后,一个个土陶半成品便完成了。(吴有康摄)
“现在用电窑,比土窑方便,又干净,效率也高了。”母先才介绍,过去用土窑温度难以控制,烧制的土陶会有20%的残次品,如今电窑可以调节温度,加之供电可靠,基本不会出现残次品,“从窑中取出后,再经冷却,一个完好的土陶便制作完成。”这些产品不仅在当地卖,还可销往省外市场。
据了解,花茂村的土陶制作始于清朝晚期,曾经是村里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时至今日,母先才开设的“母氏陶艺馆”已是村里现存唯一的陶艺作坊。
如今,依托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土陶技艺逐渐被游客所熟知,在传承发扬土陶技艺文化的同时,母先才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美好,年收入可达三四十万元,八年时间翻了十倍。
“母氏陶艺馆”是花茂村的一张名片,离它不远的地方,“红色之家”又是花茂村农家乐另一块招牌。
“红色之家”农家乐是典型的黔北民居特色两层房,每天陆续有旅行团队前来就餐,这里最多可以容纳200人同时用餐。
游客在选购工艺品
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为了让“红色之家”保留更多老味道,又不负绿水青山,屋主王治强没少下功夫。他把旧房子改造为传统民居,将传统厨房改为“全电厨房”,告别烟熏火燎,再在小院前后种上花花草草,与周边田园风光交相辉映。
在王治强看来,“全电厨房”不仅为小院“添彩”,更能为他省钱。他算过一笔账,“红色之家”每个月接待游客上万人,原来的煤灶具需专人引火并长时间看顾,炭火利用率低,且污染大,单单是煤炭成本就需5000多元,经“全电厨房”改造后,每月能节省1000多元。
这些年,花茂村把乡愁作为文化来经营,融合农耕文化、土陶文化和古法造纸等元素,打造了一条农旅文示范带。建成了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九丰农业公园等旅游景点5个,发展乡村旅馆、农家乐共24家,带动村民就业,让年轻人回得来、留得住,让游客进得来、玩得好。
今年上半年,花茂村接待游客96.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0余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4680元。
近年来,为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守护好乡愁这张名片,贵州电网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在花茂村架设了红色文化旅游区专线、实施电缆入地工程,并实现“双电源”供电,私拉乱接线路的现象不见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统计,花茂村共有8家农家乐将传统厨房改为“全电厨房”,加之电制陶的使用,每年可替代电量约33.79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06.3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1.70吨,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通讯员:吴有康 吴有洋
记者:任端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