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的必要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这11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浅谈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的必要性相关的文章。
【资料图】
浅谈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的必要性
本科体检前,教育系统要五年的医学学士培训,一些机构要培养四年制的体检。教育部国家教育部于2013从本科医学检验专业进入一流的医疗技术类,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五年制本科院校保持“五年计划”的毕业论文是培养计划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1]。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3],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文做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束语
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是检验技术人员,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和医学检验工作的特点是应用医学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潜力的检验人才。毕业论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我们相信本文能检验学生理论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科学素养调查的毕业生增加;毕业论文实习培训过程中访问的学生,毕业后的效益,了解科学研究和写作的基本知识的基本程序,能快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我们认为,在五至四的毕业论文的背景下,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在我校发挥重要作用,已被列入四年的毕业论文所需的体检培训方案的关键。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课程设置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应用物理和化学、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的理论及技术、仪器等得到了快速更新,医学检验各项数据向临床医学各科广泛渗透,对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高科技促进了多功能、高度灵敏、全自动的仪器不断涌向各科研和卫生医疗单位,这些仪器的使用不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而且实现了检验医学的微量化、快速化,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医学检验专业承担着及时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且准确的患者医疗数据信息,合理选择必要的检验项目以适应临床诊断的需要,把检验数据转变为有效的信息,做出正确解释,并为临床提供咨询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检验医学正向着多学科结合的方向发展。
各发达国家实验室实现了检验仪器的全自动化,建立了多学科一体化的现代化检验科,各式各样的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被广泛运用。
目前各医学高等学校均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专业,但各卫生医疗机构仍把检验科室作为一个辅助性的技术部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检验科的工作应向更高层次发展,检验专业工作者不仅仅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成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1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程的课时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均是高中毕业统一招生的,许多基础知识都在高中的课程中学习过,检验专业应根据实际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理论课程,如电学、流体力学和应用物理学等,同时增加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别强调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这类基础课设置以100学时左右为好,同时开设药理学、病理检验学等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
2开展临床医学概论课的临床实习
临床医学概论在高职医学院校课程中尚未被列入主干课,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应将其定为主干课,并应开展临床实习,让学生学会一般病史询问和查体操作。
在临床实习期间,安排两个月的内科临床实习,让学生学会查阅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开检验单,结合临床表现对检测结果做出科学解释和初步诊断,特别是学会如何将检验与临床结合。
3增设检验仪器维修和专业英语课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检验仪器不断更新,手工操作逐步被仪器检验所取代。
在一般情况下,仪器检测不但可提供快速准确的结果,而且临床医师也逐步依赖仪器检测来诊治患者。
高等医学院校要突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不懂得自己使用的仪器,是难做好工作的。
有条件的院校还应开设检验仪器分析和检验仪器维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学生懂得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操作和维护方法,当仪器出现问题时能自己动手及时解决,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这也利于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特别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实行医疗一体化,减少和控制相关费用的支出,更需要应用这门学科的知识,以便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跨世纪人才。
现在检验医学已是自动化操作,许多进口仪器设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高职检验专业开设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更显得重要和必要,这不但可促进学生对自动仪器的学习和掌握,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随着分子水平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不能抛弃手工操作,但由于自动化仪器的大量引进,增加医疗开支而造成的弊端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随之显现。
我们应该瞄准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使其打好多方面的基础,从而培养具有应变力和领导能力的21世纪实用型人才,促进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
摘要:生物化学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学习能为后续的检验专业技术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培养适合检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课程从课程标准修订、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课程改革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医院检验科、疾病控制中心、检验仪器及试剂产销公司行业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血液检验、生化免疫等专业知识,具备标本采集、标本检查、结果分析等能力,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医院检验科、疾病控制中心、检验仪器及试剂产销公司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岗位等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调研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经同行和专家的分析讨论,对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依据高职教育的理念,
充分体现“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拓展专业思维,加强沟通、表达及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医用生化中相关物质的代谢过程及产物;了解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学习后续检验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生化代谢知识原理解释医学中常见的现象;能简单判断生化指标,对疾病进行诊断,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1重新修订课程标准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教育是能力本位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我们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空间结构为主线,结合医学检验同行和专家的意见,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对高职医学检验的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1.1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及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出为《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和工作岗位服务的特性,删除与其他学科交叉及理论性较强的章节,
增加了检验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每个模块对应的岗位任务和执考点制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
1.2重视和优化实践教学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定位为胜任临床检验工作,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此我们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会应用生化检测技术来进行分离提取、活性测定、含量测定及生化分析,使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切实加强,为其后续检验操作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遵循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设计思路为基于职业分析进行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基于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学生主体进行课程实施,基于实践技能进行课程考核。
3课程实施
本课程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以理清流程、强化实用、培养技能为原则,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及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具体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等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抽象难懂部分(蛋白质的结构、核酸的结构、酶的结构与功能)借助网络图片、视频进行辅助教学,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接近生活的部分(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接近临床的部分(肝的生化、血液生化、电解质代谢与酸碱平衡),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如此有力保证了教学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了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4课程考核评价
为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改革了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平时测评成绩、实验教学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并举的开放式、多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开放化,
使得课程评价和考核真正面向素质、技能、知识“三位一体”,这种改进对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我们还通过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同行专家意见、学生对老师讲课评价、督导组听课意见等多方位的综合评价,保证了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的高职教育理念,从课程标准修订、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凸显为医学专业技术岗位服务的特性,达到了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福玲.高职检验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01(25):102-103.
[2]凌伯勋,周希瑜,李庆华,兰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6:32-33.
[3]黄川锋,尚喜雨,刘庆春,王挺,归改霞,全碧波.基于岗位任务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05(34):136-137.
【摘要】医学检验专业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习教学是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实际操作的重要部分。
如何发现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加强实习教学,是培养合格和高素质检验人员的基础。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习;教学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方法、手段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其实践性很强。
医院的`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过渡阶段。
实习医院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步入正式岗位后的工作态度和能力。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实习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就目前检验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习单位的教学模式作一定的探讨。
1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现状
1.1学生
1.1.1学历
检验专业学历层次较复杂,其中检验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专科生理论知识欠缺,实践动手能力不突出。
专科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较差,学生在校的很多基本课程没有学习到位。
导致在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对操作的理解较欠缺。
检验本科生较检验专科生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上稍显优势。
但由于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本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导致本科生的素质也没能挖掘出来。
1.1.2实习态度
第一,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多数实习同学认为实习很单调,觉得实习只是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大学学习的理论没有用上。
实习同学刚到某个专业组或者某个科室就想老师直接传授很多深入的知识。
而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如:标本签收、标本离心、信息录入)往往是简单而枯燥的。
这样导致学生对医院、对科室、对老师的抱怨,于是情绪低落、消极怠工。
第二,现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承担责任的意识。
也导致老师不愿意将一些重要工作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同学。
第三,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很少有同学主动抽出休息时间去做专业组安排的基本工作之外的工作,也不会思考如何将日常工作做得更快、更好。
现代电子产品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习同学获取和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便利。
但实际上,大部分实习同学利用电子产品和网络来娱乐而不是学习,比如,打游戏、玩微信、微博、QQ等,极大地浪费了有利的学习资源。
1.1.3考试和就业
实习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大部分实习同学在医院实习的后半期就心神不定,一方面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如事业单位入职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
另一方面参加各种类型的双选会以及招聘会。
由于备战考试及考试时间均处于实习阶段,同学将会花上很多时间复习和参加各种辅导班,这些都耽误了大量的实习时间。
甚至根本就无心实习,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工作质量[1]。
1.2教师
1.2.1师资人员缺乏
由于全国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人数的剧增,导致临床实习资源匮乏。
实习医院有资质的带教老师较少,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
常常是同学带教同学,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及实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1.2.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在学历结构上参差不齐[2]。
医院检验科高学历人员较少,大部分人的学历是本科、专科,甚至中专或非检验专业毕业。
多数基地的带教老师一般不从事在校生的理论教学,带教老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就很难得到提升。
带教老师没接受过正规的教师资格培训,缺乏正确引导实习同学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缺乏激发实习同学学习热情的方法。
1.2.3教师的责任心
大部分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带教的意识非常薄弱,他们认为将常规检验工作完成是他们主要的职责。
他们只顾埋头工作,不注重传道、授业、解惑,把带教工作当成了一种负担,降低了教学质量。
带教老师没有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
其实教师在带教的过程中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往往是讲得越多就懂得越多,懂得越多就有更多的东西给同学讲,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1.3实习生管理
实习同学进入实习单位应由实习单位主管部门(如医教科、教育培训部)、实习科室以及学校共同对实习过程进行管理。
但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实习同学一旦离开学校,学校对实习同学管理的责任似乎全部交给了实习单位,学校对实习同学的实习过程只是例行检查或不检查,平时几乎失去联系。
另一方面很多实习单位往往只重视医疗和科研,忽视了临床教学。
再者实习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一般的检验科没有配备专职的实习管理人员。
一般的管理人员都要参加临床工作,这样对实习生管理的各个环节肯定掌控不到位。
实习同学在每个专业组的实习时间较短,由于时间短,有些专业组认为实习同学对临床工作无帮助,可有可无就疏于管理,管理不严格就会呈现出实习同学的懒散、消极。
2教学探讨
2.1培养人文素质
实习期间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3]。
由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必须重视包括医学检验在内的一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增强同学对患者的服务意识,提高同学在实习期间就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基本医德[4]。
培养实习同学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同学正确认识检验科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感情和成绩。
医院或者科室层面可定期组织讲座培训实习同学的人文素养。
2.2提供就业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摘要:通过调研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构建基于岗位任务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三段式”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教、学、做、拓”一体化,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岗位任务;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临床检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工作在临床上的地位日趋重要。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实践性很强。
现有的课程体系与岗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脱节、实验技能训练与临床差距较大、考核方式单一等,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因此,我们以岗位需求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岗位任务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1]。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新课程标准构建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职业岗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
在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打破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教、学、做、拓”一体化,对学生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着力打造适应岗位需求的医学检验技能型人才。
2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基于以上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构建“1243”课程体系,即1个课程标准、2本教材、课程实施“4个要素”一体化、教学评价三位一体。
2.1修订课程标准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教育属于能力本位、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医学检验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3]。
我们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和查阅专业文献的基础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空间结构为主线,结合医学检验类职业岗位需求,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技能训练为突破口,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1)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突出岗位需求。
删除了与其他课程重复或赘余内容,包括实验用纯水、化学试剂的配制、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室内质控基础知识、室间质量评价、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
增加了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如检验报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室内质控、化学发光技术、肿瘤标志物检验和生化分析仪参数设置范例等。
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每个模块对应的岗位任务和执考点制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
(2)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侧重技能培养。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重在技能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定位为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即熟练掌握各种常规生化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检验结果[4]。
我们进一步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理论和实验学时比例达到1∶1.5,实验课增加了医院见习学时。
除了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在教室讲授外,其余教学内容都在实验室进行,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理论内容“先做后学”,基本操作技能狠抓规范。
综合性实验主要采取小组讨论和技能比武方式进行,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使实验课教学实现课堂翻转,明显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2.2编写基于岗位任务的模块化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依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按照岗位任务模块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
将教材内容设计为五大模块,其中包括24个子模块,模块内容从基本知识、常用技术、检验项目到临床应用,每个子模块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与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无缝对接,从而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
常见疾病的生化检验引入典型病例,将病例分析与生化检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综合操作能力。
编写与教材配套的实验讲义,加大综合性实验比例,实验项目选择临床常用的检验方法,附录中加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试剂盒说明书,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每个实验项目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数字化实验资源正在建设中,用于教学和学生自学,着力提高学生规范操作水平。
2.3课程实施“4个要素”一体化
课程实施内容包括理论、实验、见习、实训、实习、课外拓展等,重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充分利用我校“院校一体”办学模式在师资队伍和资源共享方面的优势,将教学和临床紧密结合。
临床一线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实习带教和考核。
采用PBL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和仿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安排见习、综合实训、专题讲座等,帮助学生能够早临床、多临床。
通过“教、学、做、拓”一体化的实施,立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4教学效果评价三位一体
改革以期末试卷考核和实验考核为主的静态考核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的考核评价,将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第三方评价有机结合,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三位一体”考核评价方法[6]。
(1)理论考核。
分为平时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考核内容与资格考试考点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重点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考核重在平时,平时考核评价可以提问、小组比试、随堂测试、单元测试、调查问卷、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并不定期检查学生笔记和考勤情况,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动态检验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题型、题量参照资格考试,主观题以一个工作场景命题,如给出一个糖尿病检验报告单,包含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项目,让学生填写检测方法名称、基本原理、正常参考值以及在诊断中的作用,从而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2)实验考核。
实验课学时占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学时的一大半,重实验、轻考核已成为阻碍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
我们将实验教学分成基本技能训练、常规实验、综合性实验3个模块,实验考核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分为平时考核、模块考核和期末考核。
平时考核有逐人考核、小组考核、抽考等多种形式,模块考核和期末考核由医院检验科骨干人员对学生逐一进行考核。
实验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
此外,我们在实习前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实训,并将实训成绩单列,考核合格的学生才能进行实习。
(3)第三方评价。
我们在实验期末考核、实训考核、实习中期考核中邀请医院专业人员参与,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向实习医院、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第三方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和质量,为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实施效果
自本方案在届普通专科检验班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更加适合岗位需要,课程实施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专业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得到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推荐】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为医学临床科学检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我院8月-12月的12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检验失误例数,分析原因。结果1256例患者共检验2127次,产生305次(14.34%)检验失误。主要包含检验准备、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和其他因素,对应阶段失误概率分别是64.92%、22.62%、4.26%和2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多,加大质量控制力度,制订详细解决措施,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精确检验数据,以提升我院临床检验和诊疗水平。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对策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检验工作是开展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基础;因此,进行严格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应该从检验的前、中、后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8月-月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附属惠济医院治疗的12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5例,女531例;年龄1~71岁,平均(37.2±9.5)岁。这1256例患者共进行临床检验2127次,血液分析检验共计721次,生化检验共计456次,尿沉渣检验共计172次,便分析检验共计127次,分泌物检验147次,皮肤组织检验504次。
1.2方法
患者检验工作在检验准备、样本采集、处理措施的各个流程上均按照临床检验规范进行操作。例如,此处详细介绍检验准备中生化分析的检验规范:患者需在抽血前1周应禁烟戒酒、禁食高糖高脂食物;抽血前两天应进食流食(此处可视具体检查项目而定);抽血前10-12小时应保持空腹[2];抽血前6小时禁止开展剧烈有氧运动以确保患者标本采集前情绪平复。
1.3检验结果判定
检验结果异常需再检验,若再检验证明前次结果有误,应记上次检验失误。检验过程中出现检验样本的丢失、污染或损坏等,应视为检验失误。其他需重测且证明前次检测失效情况,亦记为检验失误。
2结果
1256例患者共开展检验2127次,有305例(14.34%)患者出现检验失误。检验准备阶段失误概率64.92%,样本采集失误概率22.62%,样本处理阶段失误率4.26%,而其他如设备、操作不当的失误概率8.20%;
3讨论
3.1临床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策
目前,医院每天患者量大,临床检验工作量非常大。其中,检验准备与样本采集对检验质量影响较大,在随后日常工作中应尤为注重,提高检验质量;此外,样本处理等工作流程清晰、规范,但依然出现失误,日后应根据样本处理的各项规范及要求,深入贯彻执行,并端正工作人员态度;而检验设备、试剂、方法不当,则需多项工作配合。例如,医疗机构需及时更新检验设备,选择性价比高、临床检验效果好的医疗设备[3];同时选配和该医疗设备性能匹配的试剂开展检验工作。为确保临床检验质量,必须针对这一现状集中采取措施:准备阶段医护人员应细心、耐心且详细告知患者其项目注意事项,减少患者抗拒心理;样本采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年龄、疾病,选择相应样本采集方案,并确保患者情绪稳定,例如儿童在血液样本采集时会害怕、哭闹,导致采集血液不理想,造成检验失误[4];样本处理中的失误则需医疗机构制定方案解决,可通过增加人员数量、系统培训、定期考核,提高医护人员量,减轻工作压力,巩固检验水平,尽可能避免样本丢失等低级错误;检验设备故障则属于客观问题,医疗机构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医疗设备,减少不必要的问题。
3.2医疗机构加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对策
3.2.1加强检验制度管理医疗机构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制定完善的检验科工作制度。其中,包含质量标准、值班制度、科室安全制度、紧急状况处理办法、奖惩制度等,在检验过程中,要全方位进行监督管理,避免任何环节出现漏洞和错误,逐渐提高检验质量;在具体工作中务必做到监督落实,达到规范检验人员行为,提升检验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3.2.2财政投入医疗机构所在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具有长远策略,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引进检验人才,提升检验设备性能,确保其检验专业队伍的稳定与壮大;同时,医疗机构务必注重检验人员职业素质和爱心、责任心培养。要求检验人员能够和患者友善沟通,耐心解释;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以验证检验结果。此外,医院应该重视检验人员的再学习,鼓励、支持检验人员的各项在职学习和脱产培训,提升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增强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以提升医疗机构的检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11(33):141-142.
[2]杨正萼,王雪.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3(11):89-91.
[3]卢少华,张旻,蔡恒洋.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分析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10):30-31
[4]资源,赵文健,谢明.重视快速切片技术在医学检验本科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当代医学,2013,19(28):163-164.
下面对两组献血者采用不同方法的穿刺和拔针进行可行性比较,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
1.对象 3月对在流动献血车上的初次献血者中的165人,其体检符合献血条件的初筛标准(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81例 实验组84例。
2.方法 选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次性塑料采血袋,采用针头为16号进口针头,采血者均选择上肢肘窝静脉,每人次献血量为200-400ml(其中400ml居多)
2.1 实验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静脉穿刺的同时和献血者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以分散其注意力,左手拇指按住静脉下方,在所选静脉正上方,针头斜面向上呈30°角,直接快速刺入静脉,一旦感到手有落空感,即刻变换进针角度,<15°平行匀速进针1㎝。拔针时,用左手按住纱布块,压力以不牵动皮肤为限,右手持针头尾部保持进针时的角度、速度进行拔针,并告诉献血者用三指顺针眼处向下按压3~5分钟左右,切忌按揉,在静脉穿刺和拔针时尽量不告诉献血者。
2.2 对照组 采血前只做一般护理,不做心里护理。常规静脉穿刺,拔针时左手按住纱布进针穿刺点,右手用力拔出针头,按压针眼处不出血,穿刺前拔针后需要告诉献血者。(这一点与上有所不同)
2.3 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
操作结束后询问献血者疼痛的感觉,以判断疼痛的程度
无痛 :献血者接受操作时,面部表情无任何反应,局部无痛感;
微痛 : 献血者面部表情无改变,无任何反应,但在穿刺部位有短暂的刺痛感,疼痛时间<3s;
剧痛 : 献血者出现皱眉 咬紧牙关或张口甚至呻吟 头部抬起,主要告知护士穿刺点的疼痛,疼痛时间>12s.
结 果 :
对两组献血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穿刺和拔针,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见表1、2。
表1 两组献血者经不同穿刺操作后的疼痛比较
组别剧痛无痛和微痛合计实验组 176784对照组315081合计48117165
表2 两组献血者经不同拔针操作后的痛觉比较组别剧痛无痛或微痛合计实验组107484对照组285381合计38127165
讨 论:
护理工作是血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偿献血对现代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强,服务面广的工作,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护士的崇高职责,只有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护士才能自觉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为此,我们作为一名采血护士要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服务周到、亲切信任感;仪表端庄、整洁文雅、稳重大方;动作敏捷、利落、紧张有序;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服务技术。
如何让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以最佳的心里状态献血,使献血者感到安全和愉快,是采血护士的基本技能,只有掌握了与对方沟通的技巧,才能确保采血工作的顺利完成。1、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 (1)要有主动性;(2)要有针对性;(3)要有科学性、艺术性。2、善用非语言性沟通 (1)注意外在形象;(2)营造温馨环境;(3)保持眼神的交流。 3、加强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献血者看见采血针头较易产生紧张恐惧心里,并促使血管、肌肉收缩而造成穿刺阻力大,痛感增强。同时,心里因素对个体的痛域及耐痛域影响较大,而疼痛又加剧献血者血管痉挛、血管坍塌及心里紧张等,易促发献血反应。
因此,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是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重点部分。“良言一句三冬暖”工作人员的愉悦的心情,诚恳的态度,善意的谈吐,文明的问候,以及亲和的体态语言,与无偿献血者频频交流,使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如沐春风的感觉,和他们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有意识地转移其注意力,可以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增强其对疼痛耐受阈值,减少因紧张而带来的疼痛,使整个献血过程在献血者精神放松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常用的心里护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比较法 对身体素质较好而本人又担心的可以提示他看那些比较弱小者也能承受,让其增强信心顺利完成献血。(2)脱敏法 有些献血者认为献血很可怕,针对这种情况,可让其先观看别人献血,直到恐惧心里有所减轻再开始献血。(3)分散注意法 有些人从开始直到结束均处于紧张状态,此时必须特别注意应站在其身旁与之交谈,话题应尽量与献血无关,比如生活中的一些轻松话题,以转移其注意力,达到缓解紧张心里的目的(4)暗示法 有些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慌、四肢无力、叹息或打哈欠,可暗示献血者,你气质很好,脸色红润,采血马上就完成等安慰性语言,使献血者增强信心,尽快回复正常。
采血时的疼痛强度与外在刺激强度、时间和作用面积有关。采用锐利的进口针头可以减少进针阻力;选择正确的进针角度可以使针头以最短距离自皮肤进入血管,减少刺激时间,减轻疼痛;一般针头斜面向上呈30°角快速穿刺,对静脉表浅者可适当减少进针角度,肥胖者血管位置相对较深,进针时可适当加大角度;进针后,按血管走向固定针头,避免针头上翘或移位刺激血管壁而引起疼痛。
皮肤用碘伏消毒后应作用两分钟,待吸收后再进针,否则,消毒液会刺激穿刺点而引起疼痛。
进针的快慢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血管的位置、深浅度、滑动度有关。一般首选血管弹性好、充盈、粗大、不易滑动的血管,无论是何种血管,进针时要一手固定住血管的下方,对滑动度大的血管,要由助手在距穿刺点上方6㎝左右按压血管,距离不可太近,否则容易造成采血的同时血液喷出(压力大、进针慢)或触摸不到血管等。(2)与导管折叠位置有关。采血者为防止空气进入导管,应将导管折叠。在导管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折叠,左手拿住折叠处的同时固定血管下方,右手持针灵活,可以控制进针速度。(3)与进针方式有关。采用两步进针法(先进皮再进血管),因皮内血管神经末梢丰富,会增加采血的疼痛,所以,进皮时速度要快,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要短,不要来回穿刺。
拔针时,针头与皮肤保持进针角度,减少针头对皮肤、血管壁造成新的损伤而引起疼痛。拔针时按住纱布的力量以不牵动皮肤为限,压力过大可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及皮肤的张力而加大对针头的阻力,压力过小则局部易被牵拉,造成疼痛发生或加重。针尖完全拔出后可加大压力。
精湛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娴熟的技能是取得对方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环节。所以,作为一名血站的护士应注意技术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的为献血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培华,主编.输血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
2、洪炜,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12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该院—第一学期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159份。
试卷由教研室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从试题库中抽题组卷,基本覆盖了生理学教材(朱大年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理学第七版)十二个章节的知识,试题层次包括了解、熟悉、掌握三方面,其中了解占8%,熟悉占15%,掌握占77%。
并按照教学课时数统一分配各章节知识点所占分值,经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交由教务科统一安排和组织考试,采取专人监考,考生单人单桌考试。
1.2试题组成和评分方法
本次分析的期末考试试卷共69题,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
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题,共60题,分值60分;主观题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分值40分,满分100分。
试卷评阅标准依据出题时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卷标准,客观题由教务科读卡机阅读,主观题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集体阅卷,采用流水作业,由专人复核阅卷情况后统分,提交至教务科。
1.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将159份试卷中每道题的编号、得分、总分和每个学生的学号输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用Excel软件的函数公式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计算各题得分均数、标准差和方差,分析本试卷的信度、难度和区分度,计算公式如下。
试卷整体的信度α={k/(k-1)}×(1-∑Si2/St2)(k为试题总数目,Si2为第i题得分的方差,St2为总分的方差);客观题难度系数:P=V/W(V为该题的答对人数,W为参加测试的总人数);
主观题难度系数:P=X/W(X为该题的平均得分,Y为该题的满分值);试卷整体的难度系数=各题难度系数的平均值;每题的区分度:D=2(∑Hi-∑Li)/nWi(将学生考试成绩由高向低依次排列,从两端各取抽样总人数的27%,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Hi为高分组该题得分总和,∑Li为低分组该题得分总和,n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总人数,Wi为该题的满分值);试卷整体的区分度=各题区分度的"平均值。
2结果
2.1成绩分布
试卷满分100分,平均成绩81.00,最高分97.90分,最低分30.80分,标准差8.43分。
学生成绩分布为30~49分2人,50~59分3人,60~69分11人,70~79分48人,80~89分79人,90分以上16人,由图1可见成绩呈负偏态分布。
2.2试卷质量的分析
2.2.1信度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程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临床医学本科生“早临床”的意义
不少研究认为实施“早临床”可以改善“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医学教育下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的情况。
“早临床”是我国根据国情,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整顿教育资源所提出的医学“三早(包括早临床,早科研,早社会实践)”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我国医学教育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是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的模板。
美国医学学制为四年,第1、2年学习临床前医学基础理论,第3、4年的时间都发生在教学医院的病房或社区门诊。
美国学生在带教医生指导下进入各科室实习、观察并参与患者的治疗。
与我国的医学学制相比,美国的“早临床”教育是“前瞻性”学习,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基础知识,主动解决问题,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结合。
我国的临床本科生教育是“回顾性”学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单纯地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转移。
在“早临床”过程中,学生跟随带教老师查房、问诊、为病人检查、观看手术过程与临床基本技术操作,有疑问即提出。
此过程可刺激学生在学习中寻求答案,发现新问题,从而深刻理解临床与基础医学知识的联系。
在医院见习过程中可提前熟悉医院的运作,为自己的实习打下基础。
另外,在“早临床”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
在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所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沟通技能是基本核心之一。
在西方国家,沟通技能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医学教育中的医学教育本身。
因此,良好的沟通技能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可或缺的因素。
同时,学生与病人接触的过程能对病人受疾病的折磨有感性认识,这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
特别是近年来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空前高涨,医务界正在面对全社会对医疗活动近乎严酷的审视和要求,良好的沟通技能越来越能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二、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以“早临床”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一)高等医学院校“早临床”制度的推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都认识到当今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
而我国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造成的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医务人员。
近年来,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推行的临床本科生“早临床”教育,仍停留在学生自愿进行临床见习的阶段,学生不够重视,其成效不显著。
因此,推行临床本科生“早临床”制度,将在学习基础课的低年级学生推向临床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二)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实践平台的打造
医学高等院校应与附属医院达成共识为医学生提供最直接的实践基地。
附属医院也借助医学高等院校的医学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与科研工作,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临床实践基地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等院校附属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则附属医院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
临床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带教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早临床”的培养质量。
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要让临床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临床教学职称的聘任制度要严格把关,建立临床教师评价体系,评价教师的理念,临床操作标准化,临床能力,讲解能力。
有些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低年级的学习,未学习专业课,不熟悉临床工作,教师更愿意将机会给高年级的学生或选择自己完成工作。
因此,临床教师的理念和责任义务的明确,决定带教质量和学生临床学习效果。
另外,教师带教时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决定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接受程度。
在此问题上,可采取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师资培训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选派学校经验丰富的教授或讲师到附属医院进行示范教学,与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队伍互动交流,让临床教师充分了解低年级医学生与高年级医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的不同,便于教师带教时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
(四)“早临床”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模式的采用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
PBL以非教授讲授为主,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合作和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临床教学中,PBL以病例衍生的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临床教师为导向,启发学生以问题为指导,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临床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医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实现从理论到临床知识的过渡,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以“早期接触临床”为核心进行教学改革,明显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解决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严重脱节的问题,实现基础医学与临床的结合。
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对透析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意义。方法: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营养、体重、高血压、内瘘及生活习惯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健康宣教。结果:患者由于自我管理不当发生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往年下降了50%。讨论:加强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健康宣教有助于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消除焦虑抑郁的心理,掌握透析治疗的各项注意事项,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回归社会。
关键词: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 健康宣教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因为患者情绪激动、疲劳引起的脑血管意外,因透析后忘记放松止血带引起的内瘘闭塞,因不注意控制饮食、体重增加过多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1】因此加强的患者健康指导与自我管理在透析治疗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自xxxx9年1月-xxxx0年3月,我们对8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自我管理的健康指导,有效地控制了因自我护理不当所引发的意外事件的发生,其经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88例患者,男47例,女41例,年龄18-77岁。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2例,专科21例,高中29例,初中19例,小学7例。采取以口头讲述为主要形式的健康宣教。
2.结果:
本组79例患者能独立主动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占89.77%),9例患者需要家人协助完成自我管理(占1.02%)。意外事件发生率较往年下降了50%。
3.护理措施:
3.1 加强营养的支持
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消化道症状或低蛋白饮食常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加上血液透析时营养丢失,因此合理的调整饮食,加强营养的摄入是极其必要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经常调换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摄取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热量的主要来源是适量的糖类,适量补充植物脂肪。【2】蛋白质尽量选择优质的动物蛋白,如鸡蛋,瘦肉,牛奶,鱼等;烹饪以植物油为主,避免进食无磷的鱼,动物内脏等。同时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钠盐的摄入应根据患者的尿量,一般为2—3 g/d。每日体重增长量为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ml。此外,还应注意钾和磷的摄入,尿量较多者无需严格限钾;无尿患者宜低钾饮食,高钾食品如香蕉、橘子、海带、紫菜、炒根茎类植物,干果,豆类等。磷主要来源于食物, 高磷食物包括牛奶、奶酪、各类奶制品、冰淇淋、麦片、豆制品、巧克力和葡萄干,蛋黄、动物内脏(如脑、肝、肾),骨髓、坚果(如花生、杏仁、南瓜子)等,应避免多食。在烹调鱼和瘦肉时,可用水煮一下捞出,再进行热炒,可降低鱼、肉的含磷量。
3.2 避免体重增长过多
避免体重增长过多是透析患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患者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体重增长过多不但使患者在透析治疗中易出现低血压,肌肉抽搐等急性并发症,还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衰,脑出血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在这方面,我们采取:1)向患者讲解体重增长过多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使患者认识到严格控制体重可以提高透析质量,降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2)告知患者按照规定限制钠的摄入,做到低盐或无盐饮食。3)指导患者按照规定限制水的摄入,教会一些减少饮水量的小窍门:a 以汤服药 b 用有刻度的小杯饮水,解渴即止 c 可将饮品做成冰块含化后吐出 4)计算液体摄入是应将食物中的水分计算在内,绝对不能忽略粥,蔬菜,水果中水分对体重的影响。5)告知患者自备体重称,随时测量体重增加的情况。
3.3 加强干体重的自我管理
干体重的准确评估是保证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教会患者正确评估管理自己的干体重:1)学会正确测量体重的方法,避免由于体重测量的误差而影响透析治疗,干扰干体重的评估。2)每次透析治疗时尽量穿着同样衣物,如增减衣物时,应测量衣物重量,通知医生,调整干体重。3)注意自身的饮食情况,定期向医生汇报,以利于医生对干体重的评估。4)告知患者按时透析,避免体重增长过多,保证透析的充分性。5)告知患者透析时尽量禁食,避免引起低血压,影响透析效果。6)指导患者如出现低血压,肌肉抽搐,高血压,水肿,呼吸困难,夜间睡眠不能平卧等不适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调整干体重。
3.4 重视动静脉内瘘的.保护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的感染、狭窄、闭塞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效果,要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要做到以下几点:1)向患者讲解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方法,在透析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增强患者保护内瘘的意识。2)告知患者内瘘术后2周即可进行早期锻炼,教会患者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方法:每日用内瘘侧手臂捏橡皮健身球或握拳3-4次,每次持续15分钟;或用止血带压住内瘘侧手臂的上臂,使静脉适度扩张充盈,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局部肿胀者可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手臂。3)告知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至少1个月,最好在术后3-4个月后再使用。4)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内瘘肢体静脉处有无震颤或用耳朵能否听到杂音,有震颤或杂音表示内瘘通畅,如消失或瘘管处有疼痛则应马上通知医生进行处理。5)告知患者注意保护内瘘肢体,避免受压,内瘘肢体的衣袖不能过紧,不戴手表,不跨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睡觉时避免侧卧于内瘘手臂侧;不能在内瘘肢体测血压,静脉注射,采血或输液。6)告知患者保持内瘘肢体手臂清洁,透析穿刺前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前臂,防止感染。7)避免内瘘肢体手臂侧外伤,最好带护腕,以免引起大出血。但护腕松紧应适度,不能过紧压迫内瘘导致闭塞。8)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按压力量要适中,以不渗血及扪及压迫点的近心端有血流通过为宜。9)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到水,并用无菌敷料遮盖4小时以上,防止感染。如穿刺处发生血肿,可压迫止血;并用冰袋冷敷,24小时后可用热敷,并凃喜疗妥消肿。内瘘处如有硬结,可每日用喜疗妥涂擦按摩,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透析治疗前将药物洗净。
3.5 鼓励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透析患者存在的几种代谢异常,改善糖的利用,降低血浆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也可以减少忧虑情绪和精神压力。患者可因人而异,选择一些强度不大的运动方式,如慢走、散步、骑车、游泳、跳舞等,但要坚持。上班族患者要鼓励其投身于工作中,无工作者应提倡经常下地活动,做家务,并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鼓励回归社会。
3.6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为透析患者,我们指导他们要做到:保持乐观的情绪,勿紧张、焦虑、生气;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作息时间有规律;节制烟酒,吸烟特别对透析患者有害;杜绝暴饮暴食,做到遵从医嘱,规律进食;适当地锻炼及参加有益的活动,增强体质、减慢骨质疏忪、防止心脏病及动脉硬化等;清楚地了解自己,每日测量体重、血压、摄入水量,了解血液检查后的结果,加强自我管理。
3.7 高血压的防控与指导:
由于透析患者肾脏功能的减退,肾素-血管紧张素调节功能失调,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这就大大增加了患者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因此指导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是及其重要的。我们指导的内容如下:1)告知患者加强干体重的自我管理,认真评估干体重的变化,保证充分透析。2)告知患者按规定限制水和钠的摄入,避免体重增加过多。3)指导患者降低脂肪和高胆固醇类食品的摄入,防止动脉硬化,戒烟,进行适当的活动。4)建议患者自备血压计,每日定时测量血压,3-5次/天,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每次吃药前测量血压一次,避免低血压。,如血压不正常或波动明显,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降压药用量。5)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
4.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患者主动参与和配合的治疗方式,患者的自我管理做的越好,透析越充分,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生命持续的越长。因此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与指导是护士的首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也可采用口头讲诉,文字宣传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消除焦虑抑郁的心理,掌握透析治疗的各项注意事项,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回归社会,这是我们透析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xxxx2:6.
[2]赵法及,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8.
1.2基础工作
在校期间开设专业英语、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文献综述等课程,在实习前进行科技论文写作讲座,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开展的基本步骤和内容、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的撰写格式和要求。把丰富临床思维与提高创新能力有机统一起来,为做好毕业课题、文献查阅、撰写综述及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3课题开展和论文撰写
由实习基地带教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文献复习、课题设计、开题报告、实验准备和完成、资料总结、分析及统计学处理、论文撰写指导与修改、论文答辩准备工作等。并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和经济支持。
1.4成绩评定办法
系部根据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进行亚专业分类,分为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分析化学等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送交答辩委员会成员初审后,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学生也根据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组。各论文答辩小组委员由医学检验系研究决定,主要由教学基地和医学检验系各亚专业的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小组成员根据论文的先进性与难易度、实验设计合理性、原始记录完整性、统计学运用的正确性、推理逻辑性及结论情况、答辩时表达与回答问题能力、论文文字表达、书写格式、图文运用、多媒体制作、所附综述水平及论文中应用情况为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评分。
2.结果
2.1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全部由实习医院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2008届69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由62名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情况见表1。
2.2论文选题范围的分析
论文选题范围较广,体现专业特色,涉及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亚专业。见表2。
2.3论文成绩分析
根据论文的先进性与难易度、实验设计合理性、原始记录完整性、统计学运用的"正确性、答辩时表达与回答问题能力、论文文字表达、书写格式、图文运用、多媒体制作、所附综述水平及论文中应用情况,将论文质量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分布情况见表3。
3.讨论
3.1指导教师水平
指导教师经教学基地所在科室推荐,由检验系答辩管理委员会进行资格审定并备案。表1显示,有62名教师指导2008届69名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每位教师带1~2名学生。指导教师以副高级职称为主,占53.23%。但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每个实习基地的实习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导致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而各实习基地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科研能力较高的教师有限,因此大量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也参加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中级职称指导教师占40.32%。
3.2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工作至关重要。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开端,它不仅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还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表2显示,69篇论文选题范围比较广,涉及医学检验的各亚专业,以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为主,大部分选题能够围绕专业的前沿性、热点性的问题进行选题。但有的学生一味追求前沿问题,而平时对理论性问题钻研不够深入,使得文章缺乏深度;有的是已经研究很成熟的问题,缺乏创新;有的选题较大,主题包含2个或多个中心,学生难以把握,导致文章内容重心不明确。
3.3论文成绩
本届69篇毕业论文成绩呈正态分布,优秀论文较少,占4.38%;良好比例相对较大,占65.21%;中等占30.43%。优秀论文较少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毕业论文经费缺乏。经费问题是目前困扰医学检验专业毕业论文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必须有相对固定的经费投入。经费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由于目前学校没有毕业论文专项经费,实验经费全部由实习基地承担。各实习基地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经费有限,随着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论文经费不足问题突显。②学生重视不够。学生实习期间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无法投入更多精力在毕业论文工作中,部分学生甚至把毕业论文作为任务来完成,应付了事。③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实习基地分布广,各实习基地教师科研能力参差不齐。此外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加,大量青年教师加入到指导教师行列,这些教师由于缺乏带教经验,在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时缺乏具体的要求,不能具体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问题。
3.4提高论文质量的措施
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仅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更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校风学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系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对下一届的毕业生论文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3.4.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独立开设,强调设计为主线(包括设计性实验、创新实验等),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实践层次和水平,并且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能力,增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意义的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
3.4.2严格把关学生的选题
学生根据选题原则,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后,提出拟做课题的方向或题目,经与指导教师商定与讨论,报所在基地检验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审查,经审查合格后,再进行开题的准备。每位学生原则上一人一题,不得重复或相近。
3.4.3严格把关指导教师资格审查
加强指导教师培训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主管技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每位教师原则上最多带两名学生。指导教师经教学基地所在科室推荐,由检验系答辩管理委员会进行资格审定并备案。对于缺乏带教经验的青年教师,由系部聘请科研能力和带教能力强的高年资教师对青年教师定期开展培训课程。
3.4.4加强对课题实施与进展进行质量监控
系部领导、实习带教教师和学办管理人员亲临实习基地进行中期检查,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毕业论文与其它工作,加强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实习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协调和解决课题所需的实验器材、试剂和标本等问题,保证课题顺利完成。此外,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和毕业论文经费的缺乏的矛盾也应向学校反映,以便得到相应的支持。
3.4.5严格把好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关
毕业论文在所在实习基地完成后,按照科研论文撰写的要求成文,经指导教师修改和审查后,由实习基地科室领导安排在科内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再回学校参加正式答辩。预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回校参加正式答辩。毕业论文及原始记录本和课题相关的综述交检验系部审查,严查弄虚作假现象,对有抄袭者给予一定处罚。杜绝答辩流于形式,对不合格的论文,限期修改后再答辩。
3.4.6建立毕业论文奖励机制
每年对优秀毕业论文给予表彰,并将每年论文评定成绩反馈给各实习基地,对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表扬。
★ 医学毕业论文
★ 医学检验工作总结
★ 医学检验求职信
★ 医学检验自荐信
★ 医学检验求职信范文
★ 医学检验试题
★ 本科毕业论文
★ 医学本科自我鉴定
★ 医学检验招聘个人简历
★ 医学检验优秀员工自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