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际,在位于成都新津老君山下的知美术馆,“消失的展览|第四幕:自然之默”正式开幕,这也是知美术馆在2022年先后举办了“消失的展览”前三幕之后,于2023年全新开启的该系列第四幕,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
知美术馆内的展厅空间为何以“消失”为关键词,熟悉这家美术馆的人都知道,这和美术馆的设计者——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的理念“消失的建筑”紧密相关。隈研吾主张让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仿佛“消失”在其中,而不是突兀区别于环境。由此出发,《消失的展览》以当代艺术的形式,与隈研吾的“建筑之隐”展开对话:每一件参展作品都能够与知美术馆的建筑、与隈研吾的建筑理念和建筑特点发生关系。艺术与建筑,在这个主题下彼此重新激活。
据策展人宁文介绍,本次展览邀请到经傲、马漓澧、觉然、李舜和薛若哲五位中外青年艺术家,以各自不同的视角与经验,去发掘和感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在这个四面水波荡漾、清风穿堂而过的展览环境里,通过声音、植物、装置与画面等载体,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与艺术之美。
(资料图片)
《朝露》
其中,艺术家经傲创作于2021年的装置作品《朝露》,尤为吸引观众们的目光。这件作品被单独放置于知美术馆半开放式的“茶室”空间内。一圈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在缓缓转动的圆台上排成一个环形,从上方垂下来的一只红色小木球随着玻璃杯的转动,也不断轻轻碰撞着杯子,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
《朝露》(局部)
在这一圈玻璃杯内侧,艺术家还单独放置了一只杯子,只有它会碰到从另一侧垂下的一只“手指”,每隔一段时间,这只“手指”就能轻拂杯沿,温柔无声,仿佛沉思。
《Matrix-No.6》
马漓澧的作品《Matrix-No.6》是艺术家“Matrix”系列的最新作品之一。Matrix有“矩阵、母体”之意,著名科幻电影《黑客帝国》的英文原名就是Matrix。在马漓澧的这件作品中,你似乎看到了柔软的枝条和水波,或许也可能是凌乱的电子线路和流动的意识,取决于观看者的直觉与感受。
在李舜的《格物致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画面乍看起来像是一件书法作品,但组成这些内容的“字体”,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创作过程:艺术家先在夜晚用相机长时间曝光吸纳各种光源,从而形成随机的线条图案,再挑选部分图案,仿照字典做成汉语偏旁部首的模样,最后参考字帖拼装成近似汉字的造型,从而最终呈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字体”。
《三植物解决方案》
法国声音艺术家觉然(Laurent Lettrée)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了一件互动声音装置作品《三植物解决方案》。他选取了龟背竹、菖蒲和铁树这三种植物,将它们通过电极与电脑相连,这样观众只需轻轻触碰按钮并抚摩植物叶片,就能激活它们的“声音”。
《YYYY-MM-DD》系列部分画作
薛若哲的《YYYY-MM-DD》系列画作,是从她的小女儿出生后开始创作的。艺术家每日写生一朵花,并将写生的日期标注在画面上,像某种签名或注释,赋予静物瓶花一种独特的仪式感,甚至神秘感。
美术馆三楼展厅
记者注意到,虽然本次新展出的作品数量不多,但知美术馆的年度大展“幻·季”和常设展“十年:打开知美术馆的隈研吾”也在同步展出,从馆内负一楼到三楼,处处都有精彩展品,等待着远道而来的观众们发现惊喜。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